「为你好」!?:真诚与虚伪的反讽

「为你好」不一定是好。彼得认为的好跟耶稣认为对他好的事并不一样。那么,习惯说「为你好」的人要接受你的好不是最好,甚至不是好。没有这思维,「为你好」制造悲剧多于祝福。

十诫第十诫——防治「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的疫苗

律法、群体和群体的实践不是独立于彼此而存在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共享的故事、记忆和传统。十诫是上帝塑造培育祂百姓的方式,透过这些规训一方面模塑这个属神的群体,一方面在群体中模塑群体中的个人。

信仰核心是听讲道?

长久以来,「基督徒」跟「作礼拜」几乎画上等号!基督徒不作礼拜就是很不好的基督徒。那么,「作礼拜」的重心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听讲道」。可以错过前面唱诗歌(反正唱歌也是为了等人?)绝不能错过听讲道,台语称为「听道理」。

与莱特一起上教会——委身整全的宣教使命

我曾在教会中遇到一个人,他和我说上帝对他的呼召就是传福音。我问他:「那你打算做什么工作来生活?」他说:「上帝会养我。」我一开始很佩服他的信心,后来却渐渐发现,他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晃来晃去,财务状况一团糟,人际关系也很混乱。

教养与牧养——权柄的来源和使用

我们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孩子若没有吃完正餐,就不能吃其他的东西;若他们之后想吃其他的东西,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回头把剩的正餐吃完,然后再享用他们想吃的东西。

掌握手中的关键时刻

在列王纪上17章中记载一位寡妇接待先知以利亚,这位寡妇的名字、背景、及其经历,圣经都未详加提及;但她所处的环境正处于一个旱灾、饥荒的年代,这是源自于北国以色列亚哈王大大得罪神,以致于上帝让旱灾发生。

不再忧虑的关键

「忧虑」对现代人而言,是非常熟悉的状态,人们几乎每天与高压共处,这些因压力而忧虑的原因,包括外在的环境,像是景气不好,工作难找、消费力低、物质一直涨;也包括内在层面如心里不平、不踏实等。

面对生命的巨山

「愚公移山」这句成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这则故事与耶稣对「信心」的教导极为相似,耶稣曾对门徒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马太福音17章20节)

热门点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