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神学初探:耶稣与大地的内在关系

大地承载神性,并培养耶稣的灵性。大地不是工具,不是只为人服务,更有其自身价值。大地不是沉默,也不是一个迟钝的事物而毫无目的与意义。相反的,大地是活的,而且在说话。大地是上主所创造的。上主透过宇宙生命向人类显现自己。

十诫第九诫——见证上帝公义的群体

第九诫提醒我们,社会公义同时包含消极抵制不公,和积极伸张正义。在法庭上,除了不说谎,陷害他人,同时也应为真理作证,使真相能大白。第九诫也提醒我们,我们在法庭上所面对的人,不是陌生人,而是我们的邻舍。我们与他人不是独立不相关的,而是属于同个群体中的一份子。

牧养群羊还是被羊群牧养?

牧养羊群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如果是容易的,那就是被羊群「牧养」;从带领群羊变成被群羊「带领」。耶稣从来不会因为人的掌声和肯定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在许多的神蹟与医治,在众人一片要拥戴他做王的声浪中,他总是选择远离人群,退却到旷野去祈祷。

黄春生/再思「唯独圣经」:落实在牧养的实践(下)

我们从耶稣年代面对的法利赛人的律法主义开始反省,一直到对于近代人类社会变迁的反省。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处境,这使得每个时代按照圣经所解释的信仰真理都可能有其限制,因此,必须以耶稣的眼光来重新检视并批判这些具有时代限制的真理。是以,律法有时而穷,唯基督精神常新。

宗教改革与信徒皆祭司

信徒皆祭司是民主化的觉醒教育,即让被剥夺权利的信徒认识他们是上主儿女,不次等于圣职人士。更重要,圣职是信徒群体授权,不可能凌驾于信徒群体。此外,信徒应要自己学会读圣经,忠于圣经教导,承担维护教会的责任,不假手于圣职人士。

十诫第十诫——防治「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的疫苗

律法、群体和群体的实践不是独立于彼此而存在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共享的故事、记忆和传统。十诫是上帝塑造培育祂百姓的方式,透过这些规训一方面模塑这个属神的群体,一方面在群体中模塑群体中的个人。

待人处事:体谅与冲撞

保罗在说「对甚么样的人,我就作甚么样的人」前,他坚持对罪和恶的不妥协。当时哥林多教会的罪和恶是分党分派(林前一、三)、淫乱(林前五)、彼此告状(林前六)等。保罗的教导不是只有牺牲和宽容,更要有对恶的不让步意志,甚至不害怕因不让步而有的冲撞。

罪是一种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种没有办法完全「治愈」和「根除」的病,所以作为一个慢性病患者,如果要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的生活品质,他就必须诚实地面对与承认:自己有病——而且是不会好的病。他必须承认自己有病,才会愿意改变、调整生活习惯。

热门点阅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