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執屋」與上主宣教(二):共善倫理

190
贊助本文

人類是受造世界成員之一,眾生萬物彼此倚靠地生活。人類與非人類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同共榮,也一同受苦。人類從眾生萬物得滋養,人類也應服務眾生萬物。或許,有人認為「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才是受造世界的邏輯。這可能是實然(is),但不是應然(ought)。事實上,今日生態危機正是因人類接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作為生活原則所導致。此外,上主吩咐人類管理和治理大地,人類對大地的道德責任使他們不可按實然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將實然等同應然,需要反思甚麼是受造世界的應然。共善的倫理就是一個可能。

共善是豐盛的基礎

在其《慈母與導師通喻》(Mater et Magistra)(1961),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寫,「共善是那些讓人可以更完全和更準備成就他們個人完美的社會生活條件的總和。」共善「不是指社會實體中,每一個主體福祉的總和,它屬於所有人和每一個人,也為眾生萬物共有,因為它不可分割,只有眾生萬物聯同一起才能予以達成、擴充和保持其現時/將來的效能。」共善不等同公共秩序(public order),因為公共秩序可以受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的意識形態控制,為他們效力,即保護他們的利益、維持社會現狀,甚至壓迫異見者和忽視弱勢群體的需要。共善是:

    1. 共善的共包括非人類世界,沒有非人類世界不會是共善。
    2. 共善的目的是讓生命達成豐盛,按其特性發展其潛在。
    3. 因差異和尊重自由,共善傾向創造共善的社會條件多於決定每一成員的善。
    4. 共善是每一成員的責任和合作的結果,其中是德性培育,包括自限、分享、尊重。

讓我從生態角度補充一些內容。在多元族群社會,共善包括共生之意,即共同生活。因生命彼此扣連,他者不是競爭對手,也不是威脅我的生存。在馬來西亞,共生的對象是馬拉、原住民、華裔、印裔,甚至寄居的。此外,生態擴充對共生的理解,即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水、樹林、空氣、濕地、動物等都是共生一員。他們不是只滿足由人類組成共生的工具。因缺乏與自然共生的思維,人類消耗自然多於讓自然變得更豐盛。人類需要認識自然的承受力、讓自然有修復的時間和空間。只顧及人類的共善是虛假和排他的共善。它可能帶來短暫方便,但長遠會令人類變得貧乏,甚至滅亡。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Ignacio de Loyola, 1491-1556)認為「越普世的善,它越是神聖。」 普世就是更包容性、更多樣性和更擴充性。

共善可以說是一種雙贏,但所謂的雙可以是排他性。例如,在雙贏下,弱者可能要為強者犧牲,因為雙贏只是強者之間的協商,與弱者無關。所以,共善要從邊緣者角度出發,即邊緣者是否在共善下也獲得足夠資源,讓其生命可以實現。邊緣者是在我們當中的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經濟貧窮者。婦女主義提醒我們,婦女與生態同是邊緣者,他們同是在父權主義和資本主義下的受害者。他們稱這為婦女生態學。

第一,婦女生態學指出全球暖化並非性別中立。婦女往往在全球暖化下是最大受害者,不只因為婦女是較貧窮一群,更因為他們多倚賴天然資源生活。

第二,深受二元思維和父權意識控制對待的婦女讓他們更體會生態受到資本主義不公義對待。例如,人類發展先於保育、人類利益先於生態利益。他們的犧牲視為當然和自然。

第三,婦女的關愛和合作更有助建立生態友善環境關係。

第四,任何環保行動不應犧牲婦女權利;同樣,任何追求婦女平等的行動也不應傷害生態。雖然近年對婦女生態主義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但它對二元思維和控制性的批評仍然有效。

共善的善是眾生萬物的善。善必須從多元、他者,尤其弱勢者角度來理解,其中包括參與、自由、包容、尊重、整全等價值,目的是讓眾生萬物都可以實現其生命。我們不能保證每一眾生萬物最後都一樣,但我們可以創造和維護一個環境,讓眾生萬物都可以有機會實現其生命。然而,河流和海洋的污染、樹木遭大規模砍伐、很多物種的消失等已反映自然的生存權利已遭到嚴重剝奪。在這背景下,1970年代中,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提出「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並成為對共善其中一個重要理解。內容有四個核心思想:

第一, 整全性。整全性認為每一事件或現象只是全部的一部份,因此,面對任何事件或現象,我們都必需從更大的系統去理解。整全性強調事物之間的彼此倚賴性,改變某一事物,會連帶改變其他層面的事物。在整全性的觀念中,整合與綜合比分類和分別來得更為基本。

第二, 持續性。持續性代表資源消耗的速度應配合資源補充的速度。換句話說,一切因消耗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都應以環境可接受的能力為指標。惟有如此,生態才不致受過度消耗。

第三, 多樣性。大自然的多樣性讓萬物有各自其發展、調節和成長的規律。相反,統一性只會製造生態的悲劇。多樣性意味著開放,並容許各類形式的生態可按其規律存在。

第四, 平衡性。其中所強調是合作而不是競爭,尊重而不是侵略。當生態系統失去它的平衡時,生態就走向滅亡。

可持續發展理念後來促成聯合國2015年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它提出經濟回報並不是一切活動最終極的衡量準則,它需要顧及生態影響和社會資源分配。重點不是可持續發展,應是可持續社群。然而,它沒有徹底批判資本主義、經濟主導下的發展、父權文化、殖民文化。下一篇,我嘗試從基督宗教救恩論—生命豐盛—來豐富對共善的理解和實踐。

Image 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相關文章:

新年、「執屋」與上主宣教(一):我們的屋
新年、「執屋」與上主宣教(三):迎接耶穌回家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