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於多元文化、更好的社會
在今年6月市政府財務吃緊以前,烏普薩拉也和瑞典其他地區一樣,由市政府出資聘請各種語言的教師共約800人,讓學前班(相當於台灣小一)到九年級(相當於台灣高中一年級)的外籍學生,或生於瑞典但具有外國背景的學生,免費學習母語課。市政府公布的課綱載明,外籍學生有權用自己的母語學習瑞典語。
烏普薩拉圖書館不論成人或兒童書區,都有大量的瑞典文藏書,更有為數不少的英文、德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庫德文、現代希臘文、亞美尼亞文、越南文、泰文、簡體中文、少數正體中文書,和其他許多文字的書籍,瑞典人一點也不擔心接觸其他語言會打壓了瑞典文。
按這裡人的說法,這些外文書不但有助於建構一個多元文化、更好的社會,也提供我們這些外國人「靈魂休憩的片刻」。
不僅如此,瑞典的教育與媒體都鼓勵人民追尋自己的根源與文化認同,在保有自己文化認同的同時融入瑞典社會,國家開辦免費給外來移民學習瑞典文課程(SFI)的同時,在許多官方網站上的訊息也列出英語、阿拉伯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的版本供選擇。
國家電視台(SVT)週間每天推出簡短的「簡單瑞典文」(lätt- svenska)新聞,選輯國際要聞和與移民相關的國內要聞。拮据的烏普薩拉市政府還培訓一群志工,作為「語言咖啡」(Språkcafé)的師資,為SFI課程照顧不到的外國人,提供學習瑞典文的補充管道;開設「語言咖啡」的大多是教會,教會出志工、出場地、出資材、煮咖啡準備點心。
稱為「瑞典教會」的信義會也和市政府合作,召募各教會中的志願家庭,不定期邀請移民到家中晚餐,主動成為移民的朋友,因為連瑞典人都承認他們自己普遍很害羞、不擅社交,一般外國人不容易與瑞典人交朋友。
在這樣環境薰陶下的人,自然不會有「唯我和我的文化獨尊」的想法,在接觸異文化時,包括與穆斯林來往,也是以理解、尊重和相互包容為前提。瑞典完全不干涉穆斯林女性如何包頭巾,學校營養午餐也會特別標示某些餐點不含豬成份,伊斯蘭齋戒月(Ramadan)時也尊重穆斯林學生個別的選擇。
一切的源頭
換言之,求知若渴、寬廣的國際觀,和對異文化、不同信仰的理解、尊重、包容,都源自那私密領受的基督之愛。瑞典低調的基督徒讓我們看到,穩定禮拜的習慣或許很好,不過,一個基督徒有沒有深刻內化了的基督信仰,並不能依據這人有沒有穩定禮拜的習慣來判斷。
基督教在地方上是興盛或衰微,也不是憑藉某些禮拜堂內的聚會人數一概而論,反倒是基督徒和上帝選召他身處的社會有多寬厚、溫柔的心接納異己。單以禮拜人數來給歐洲教會打分數,表面上彷彿衰微,但毋寧是「低調」,基督信仰其實內化得很深刻;坦白說,若一個基督徒僅在意其他基督徒有沒有禮拜的習慣,恐怕也本末倒置、僅著眼於外顯的表象。
▲傳道人在廣場上,邀請大家來做禮拜。(圖:作者提供)
甚至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瑞典基督徒並不是不傳福音,只是手段較像智慧在街頭呼喊(箴言1章20節),或像鴨子划水:「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到他自己情願。」(雅歌2章7節)
在台灣基督徒以大張旗鼓的方式傳福音、所謂「為基督發聲」的時候,坦白說,離基督要我們低調、內省、節制的教導非常遙遠,並且,當我們基督徒的旗幟越鮮明,我們與非基督徒之間差異、隔閡將更突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只會漸行漸遠。
「等他自己情願」的傳福音手段,或許緩慢,但基督可曾要求我們績效與高效能呢?祂要的不是表象、印象,而是本質。祂只要求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心存謙卑與祂同行(彌迦書6章8節)。若讓內心領受的基督之愛,成為轉動生活的齒輪,即使低調,整個世界都會被轉動起來。
(封面照片出自:瑞典教會「livets ord」FB粉絲團;livets ord中譯「生命話語」,是烏普薩拉市區的一間巨型教會,並不是每間教會聚會人數都是小貓兩三隻。)
作者簡介/莊郁馨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德文翻譯、爬格子的人。
長年接觸歐洲文化,現居瑞典烏普薩拉,目前正努力學習瑞典文。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又一位宗教詐騙??? 既無聖經亦學術、簡直就是假借文化之意圖騙化宗教信徒的異端邪說。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 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詩篇 19:1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
路加福音 19:40
閣下既不清楚作者的背景,也不清楚文章是針對旅居所見來討論,這樣沒頭沒腦的論斷為異端,標準的鍵盤酸民,你才是假借信仰,可惡的打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