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各各他的路——在公共空间忠心跟随耶稣

6481
赞助本文

近来台湾因同性婚姻的议题引起基督徒间的激辩,也引发基督徒和同志运动者之间的张力。在这些张力背后,显出一个比同性婚姻合法否更重要的议题:在多元社会中,人们如何与不同信仰的人一起生活?面对公共议题,基督徒有没有权利从信仰出发表达对议题的看法?又应不应要求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按我们的方式生活?

基督徒该不该从信仰出发表达对公共议题的看法?

向世界宣讲上帝的心意一直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世界,为的就是向世人彰显上帝的心意,改正更新这世界。当基督徒把信仰简化为一种私人的灵性生活和道德观念,而丧失教会先知性的声音时,这是一种信仰的失能。

面对世上各样的政权和权势,基督信仰的先知传统(prophetic tradition)驱使信徒勇敢又有智慧地向世界宣讲上帝的心意,见证基督这道成肉身的真理,为生活在罪中的人们开创悔改的空间和可能。

我想问题不是我们「应不应」从信仰出发对公共议题表达看法,而是「如何」有智慧又有爱心地表达我们的看法,实践我们的信仰。发声,不只是表达不同的意见,也要有智慧地表达;除了关切沟通「内容」的忠实,也要考虑沟通的「有效性」。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章16节)。基督徒是透过爱神爱邻舍的践行把世人指向真理,有时甚至会违反社会多数的共识来实践信仰,需要按处境有智慧地表达异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实践信仰的自由,同时以耶稣教导的「黄金律」善待他人。

当基督徒诉求经济分配的正义时,我们要先反省,在我们的信仰群体中是否实践经济正义,照顾群体中的经济弱势?当我们诉求维护家庭价值时,我们也要先问自己,在我们信仰群体中的家庭是否活出上帝的心意,支持和顾念失能的家庭,使社会看见上帝设立家庭所透露的真、善、美?当我们诉求尊重多元反对歧视时,我们又如何在公开和私下对待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同的人,包括主内的弟兄姐妹?

真理不是抽象的道理,而是有位格的,在父子圣灵三个有位格所组成的神圣团契中被彰显,透过跟随耶稣的群体而被世人认出。

那么,基督徒应不应要求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按我们的方式生活?

我认为基督信仰对这问题的回答是:「热切宣讲见证上帝的福音,盼望人们正确地回应上帝的启示而活出兴盛的人生,但拒绝强迫他人接受基督信仰」。

保罗在论及世俗政府的权柄时,强调信徒当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摩太前书2章2节)初代教会的基督徒生活在一个漠视甚至敌视基督信仰的政权下,保罗呼吁信徒为执政者祷告,使信徒能按照上帝的心意而活。

保罗接着提到上帝「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书2章4节)这种坚定温柔的态度并不是对非信徒的生活方式漠不关心,也不是对违反基督信仰之法律的屈服,而是暗示信徒在多元社会中见证基督的最好方式是透过敬虔的生活和群体的见证。

曾劭凯在《「各得其所」:将加尔文的矛与盾还给彼拉多》一文中引用巴特对耶稣面对比拉多的审判之诠释,写到「耶稣肯定彼拉多有权柄释放祂,也有权柄钉死祂。同时,彼拉多并没有权柄宣告基督的主权;对于「真理是什么」(指信仰的真理)的问题,彼拉多不能以罗马帝国之代表的身分作出回答。」

耶稣在面对彼拉多时,肯定国家社会的法律在上帝国全然临到前的暂时权力,但否定终极真理是由国家社会的法律所规范和定义。基督徒当然有权在公民社会中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然而却不应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信念。

如何与信仰和价值观不同的人一起生活?

基督徒一方面应从信仰的角度表达对公共议题的看法,另一方面却不应强迫他人接受我们的看法,那么,基督徒该如何与那些与我们想法、信念和价值观不同的人在公共空间中一起生活?

谢宇程在《证明「恐同教义」很荒唐一万次,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中解释为何与基督徒讨论同性婚姻是无解,试着让非基督徒了解对多数基督徒来说,反对同性婚姻不是依据理性逻辑的推演,而是依据对上帝启示(圣经)的诠释。

谢宇程写到「信徒面对上帝,是没有在谈自由平等的,是没有在谈逻辑论证的。上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某种程度来说,我认同宇程的看法;基督徒在公共议题上的看法不是建立在纯粹的理性推导上,而是在某种「信念」和其仰赖的「权威」上使用我们的理性。

理性的使用本就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而都是建立在某些信念和权威上。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是在某种「信念」和「权威」的基础上使用理性。基督徒、佛教徒、人本主义者、无神论者……都谈自由和平等,但是在不同的信念框架下谈。若我们够诚实,每个人都在依据自己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愿景试图塑造所在的公共生活。

美好生活的愿景牵涉到我们如何理解人生的「大叙事」,这大叙事影响塑造着我们对下面4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现实/真实?2.怎样的人生是美好的?3.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4.如何成为真正的好人?(注1)

与其相互用理性彼此攻击,或是试图否定对方那无法证伪的信念,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关于公共议题的对话可以更多聚焦在诉说彼此的「大叙事」、指认出那些影响塑造我们价值判断的「信念」和「权威」、描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当我们能相互分享和聆听时,或许仍不会有共识,但却能对彼此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创造为共善一起努力的空间。

柱化社会作为一种可能性

很多人认为在公共议题上谈宗教是危险和不智的,担心某个信仰的人会强制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在另一个信仰群体上,因而主张建立一个全面世俗化的社会,把宗教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然而,世俗主义是否已然成为它所反对的「宗教极权主义」之孪生兄弟,正在强迫所有信仰群体服膺于它的主张之下,按照它的方式生活?

邱慕天在《解开同性婚姻的政治僵局》一文中认为新加尔文主义所提倡的「柱化社会」是解开台湾同性婚姻争议的方案。邱慕天所描述的「柱化社会」,是「让社会那些没有高度共识的竞争叙事典范能够真正地『多元并立』。……除了需要以国家为代表进行的事务外,政府只负责协调和监管(保障公平);让『看得见的手』退到自由市场人民协商行为的背后去。」我基本上同意他的看法。

「柱化社会」创造一个空间确保价值和世界观的多元,然而在真实社会中不同价值和世界观的人不可能与彼此完全没有交集,因此在「柱化社会」的模式下,仍须培养社会大众的公民素养,学习彼此聆听和寻求共识;若无这种素养,那么柱化社会只是个理想,却难以实践,最终变成「分化对立的社会」。

谈到如何在宗教多元甚至对基督信仰带有敌意的社会中生活时,圣经教导基督徒「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章15节)福音不只影响基督徒对公共议题的看法,更影响基督徒参与公共议题的态度和方式。

基督徒若要能发自内心地温柔对待那些与我们立场不同的人,那么我们的核心身份认同就必须建立在耶稣基督上,而不是建立在某种对议题的立场上。因为若我们把对单一议题的立场与自己的身份认同绑在一起,一旦遇到立场不同的人,我们就被激怒,采取防卫性或甚至攻击性的反应。这样的例子,在教会内和教会外都屡见不鲜。

基督徒可以在「柱化社会」中与不同的信仰群体一起生活,这并不是消极地承认其他大叙事是与基督信仰同样真实的另一个叙事,而是建立在一种对基督信仰叙事能带给人类丰盛生命的坚定信心上。正因基督徒相信上帝的启示是真理,因此能放弃用暂时的世俗权力强迫他人服膺我们的信仰,同时承认我们对上帝启示的理解也是有限的,转而把焦点放在忠心地按照上帝的启示来生活,并透过群体的践行见证福音。

基督信仰与多元社会

对许多拥护多元社会的世俗主义者来说,基督信仰与多元社会是不相容的两种社会想像。世俗主义者主张在公共生活中排除超越界,认为只有回到「以人为本」的框架下,多元社会才能真正存在。耶鲁大学的教授Miroslav Volf却不同意这种说法。

在《公共的信仰》 一书中,Volf认为人们不需要在「宗教极权主义」和「宗教退出公共领域」的世俗主张这两个选项中二选一;根据他对基督信仰的理解,基督信仰是支持政治上的多元主义的,意即尊重他人的自由和选择,愿与不同信仰群体为着人类的共善而努力。基督信仰不是一种文化或文明,而是在不同文化和文明中以基督为中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真信仰总是出自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因此应当放弃强迫他人接受某种信仰。(注2)

我认为Volf所谓在政治上的多元主义与新加尔文主义所提倡的柱化社会是两个相容甚至相互呼应的社会愿景。Volf政治多元主义所倡导的相互聆听和互赠礼物正是维持柱化社会所必要的公民素养。政治多元主义不是要消除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差异,而是容许他们并存;柱化社会的理想则是要保障基督徒和其他信仰群体在公共空间能自由地实践其信仰 。

在公共生活中学习作主门徒

当耶稣开始传道时,祂一方面无畏地向那个时代宣讲上帝的心意,另一方面拒绝使用暴力强迫他人接受「天国的福音」,而是邀请人们来「看」在上帝治理中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对世人发出「来跟从我」的邀请。卢云写到:「上帝的道路是软弱的道路。福音的大好消息,正是上帝变得微小又软弱。…耶稣在终极的软弱中为我们带来新生命。」(注3)

通往各各他的路不是一条社运拼场面比网路人气的路,而是一条降卑舍己受苦的路;走向各各他的路也不是漠视罪恶的路,而是一条挑战罪恶背后那终极权势的路。耶稣揹了十字架,公开地为著爱和真理受苦,否定了君士坦丁式基督王国的公共参与路线;祂三天后从死里复活,否定了消极面对罪恶的避世路线,也否定了罪的终极诠释 。跟随耶稣,是走一条放弃使用暴力来抗拒邪恶,一条因着对他者的爱而甘愿受苦的路。

注:
1.Dallas Willard,《我们怎么知道上帝存在?》(新北市:校园,2016),84.
2.Miroslav Volf, A Public Faith (Grand Rapid, MI: Brazos Press, 2011), 142-144.
3.卢云,《耶稣就是福音》(台北市:主流,2015),28。

(封面相片来源:Elvert Barnes / CC BY-SA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