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第二诫——破除消费主义的神坛

6447
赞助本文

走在台北的街头,各式萤幕在争取我们眼球的注意。开车在洛杉矶的高速公路上,各样广告看板竞争着我们短暂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间,这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正试着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培养我们的欲望,指导我们的行动。

提摩太・凯勒牧师曾说,「人心是偶像的制造工厂。」若第一诫「不可敬拜别的神」指出各样在争取我们效忠和敬拜的外在权势,那么第二诫「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进而使我们看清,我们最终敬拜的不是诸神,而是自己倒影。人们不只是被动的被各样外在势力拉扯,也主动地雕刻出各式偶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我们以诸神之名,寻求自己的利益,合理化自己的私心,掩饰自己的贪婪。我们与所雕刻出的偶像达成一种默契,只要我们献上敬拜,他们就应许给我们所追求的确幸。我们其实不是敬拜者,而是生意人。人心是偶像的制造工厂,而安全感是这些偶像的原型,是终极的偶像。

当代的偶像——消费主义的神坛

走在台湾的街头,各样庙宇中供奉了各式的偶像,而大部分的基督徒是不会向这些偶像跪拜的。然而我们基督徒虽拒绝向这些供在庙宇中明显的偶像下拜,却在不经意间参与在雕刻那无形的偶像中,向它们下拜。在当下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主义成为许多人敬拜的偶像,教会甚至也被引诱,活在消费主义的逻辑中。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家阿多诺(Theodor Adorno)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欲望是被制造出来,其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大企业和广告的操控。人们被说服自己是在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但其实只是被动地追逐由少数人制造出来的品味和需求。消费主义告诉我们一个故事,并透过这故事不断引导我们的践行。

「起初,人有欲望,唯有透过消费才能被满足。当人停止消费时,人的欲望将得不到满足,整个世界就停滞不成长了。人类的救赎在于不断消费,在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满足,同时促进整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这世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人们透过消费主义雕刻了一尊偶像,把它供在神坛上,不时歌颂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神话(圣典),建立一座又一座的神殿(商场),定期到神殿膜拜它(消费),并在生活中接受消费主义的教导和规训(广告)。

德国神学家莫特曼认为,资本主义其实是一种乌托邦运动,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和欲望,使我们追求增长,而不知平衡,其背后的驱动力是「人能做并拥有任何想得到的东西」这信念。

教会是不是也在无意间拜倒在消费主义的诱惑下?一个特会接着一个特会地办;会堂扩建,装修再装修;不断去寻找、引进和学习新的牧养模式……。我认为教会需要更新,特会也有价值,聚会场所坐不下了需要扩堂也很合理,适当的装修使空间辅助我们的敬拜也没有错,然而我们需要诚实反省这些实践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什么——一不小心,我们变成为了不断创造新的需求,而提出新的产品,以保持会友的新鲜感和活力。

热切的爱

「不可为自己做偶像,也不可做天上、地下和地底下水中各物的形象。
不可跪拜它们,也不可事奉它们,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忌邪的神。」(出 20:4-5)

十诫为不可雕刻偶像提出了一个理由:上帝是忌邪的(קָנָא)。英文圣经普遍把 “קָנָא” 翻译为 “jealous”,转换成中文就变成上帝是忌妒的。这无形中给人一种错觉,认为上帝是一个爱吃醋的上帝,见不得自己所爱的百姓和别人好。

然而希伯来文 קָנָא(qānāʾ)不只是有中文「忌妒」的负面含义,也有正面的含义,「为了他人的好而采取热切的行动」。# 上帝是忌邪的,不只因为祂爱我们,不希望我们去敬拜人手所雕刻出的偶像,更因为祂爱我们,不愿看着我们任凭这些偶像掏空我们的生命,榨取我们的时间,平白牺牲了我们和我们所爱之人的幸福。

耶利米书指出人所雕刻出的偶像是虚无的(耶 2:4),是无益的(耶 2:8),并描述以色列去敬拜偶像的行为像是离弃上帝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了一个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 2:13)因着上帝对我们热切的爱,祂命令我们不可制造偶像,也不可向这些偶像跪拜,因为在雕刻和敬拜偶像的过程中,人们所得到的,其实不是他们真正想得到的,反而失去了生命。

敬拜偶像的代价

消费主义教导我们透过消费来安抚在不确定中的焦虑。我们与商品的制造者失去联系,所有的商品都成为随手可弃的物,所有的人都成为随意可弃的人。我们本希望透过消费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增进我们与所爱之人的幸福,然而当我们把他人的存在和价值简化成一个提供我服务的商品时,我们也活在担心被简化为商品的阴影下。

我们在从事消费活动互相陪伴,但焦点却从对方转向所消费的商品上。消费取代了关系,我们更加孤单,就更加依赖消费来抚平心中的孤单感。我们逐渐习惯透过购物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得到暂时的满足,纾解压力,舒缓各样的焦虑。

自工业革命以降,人类社会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为了支撑资本的成长,我们鼓励消费;为了持续消费,我们把世界转化成全球工厂,人与人相互压榨。

生活在美国,我以廉价消费著在东南亚制造的衣物,在南美制造的食材,接受来自南亚提供的售后服务。在北美的我无形中参与在全球压榨体系中,但由于购买者和生产者完全隔绝,因此在大多数的时候,这种压榨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被遗忘。

为了避免成为食物链中最底层的受害者,每个人努力地维持自己的经济优势,提升竞争力,生怕重新洗牌后被压榨的是自己。在消费主义的神坛前,我们活在恐惧的阴影下。

万物的创造者

十诫的第二诫禁止人们把受造物当作创造者敬拜。消费主义的问题不在商品本身,而在人们以商品作为自己最终的满足,为了虚假的神话而转离这世界的创造主,牺牲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人、事、物。

消费这个行动本身也不是问题所在。人活着就需要吃、喝和追求渴望的满足。消费主义的问题是人们被消费的欲望所驱使,让所购得的商品形塑我们的身份,并以购买的能力和所购得的商品来评估我们存在的价值,最终为了消费而耗尽生命,牺牲了关系。

人类真正的身份不是来自外在的成就,而在于我们是按著上帝的形象受造的;人类真正的价值也不是来自我们所拥有的,而在于我们被什么拥有。

十诫的第二诫正是创造者热切的呼唤声,招唤祂所爱的百姓悬崖勒马,停止在那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旁解渴,回到那上帝那永活的泉源中得到真正的满足,与受造万物一同敬拜那位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真神。

(封面相片来源:garryknight / CC BY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1则评论

  1. 德国神学家 保罗田力克在1930年代后期,被希特勒驱逐出境到美国,就说,德国离开基督信奉国家主义,美国真正的信仰也是资本主义。什么是信仰?他给信仰下的定义是”极终的関怀”。(Ultimate Concern). 一个人不能有二个主,”极终”只有一个,在吗门和神之间只能选择一个。那一个是我极终的関怀?这是现代基督教式微的原因,因为耶稣基督不再是多数信徒心中极终的関怀,多数只是在嘴巴上。什么时候我们把神放在心中的宝座上,什么时候神的道就传开,使徒时代这样,1980 年代中国大陆也是这样,希望改革开放不要把中国大陆的信徒给改革了。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