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春天?和解的冬天

2420
赞助本文

阿拉伯的春天?

「民主是癌症,伊斯兰才是解答。」(Democracy is cancer, Islam is the answer.)这句阿拉伯世界的街头游行标语,体现出伊斯兰基本教义派对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试图以权力政治介入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弹,他们反对西方强行将民主推展到伊斯兰世界。

自2010年底突尼西亚点燃的「茉莉花革命」,延烧到整个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世界,持续了数年之久。然而,这波被西方国家视为阿拉伯世界民主化契机的群众抗争浪潮,并没有为阿拉伯带来「民主的春天」。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突尼西亚成功地转型为民主体制之外,整个阿拉伯世界大致出现几类状况:首先,是陷入严重内战的国家:这些国家被称为「失败国家」,连基本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都有问题。利比亚、叙利亚、叶门属于此类。

其次,是威权政权稳固地进行统治的国家:大多是属于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丰富的国家,统治阶层(王室)能够以更好的福利政策笼络公务员和民众,藉以巩固其威权统治。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卡达、巴林等国属之。

第三,是采行选举的半民主国家:这些国家虽然有举行定期的选举,但未必具备公平竞争的政治环境,人民的基本公民政治权利也未获得完整的保障。阿尔及利亚、伊拉克、苏丹、埃及、黎巴嫩、科威特等国属之。第四,在这些类型之外,兴起了以重建古代「哈里发国」(Caliphate)为目标,以「伊斯兰教法」(sharia)进行统治的「伊斯兰国」。

仇恨政治下的无辜牺牲者:埃及科普特教会基督徒

在冲突不断的阿拉伯世界,给予极端主义者操作仇恨的机会,并借由流无辜者的血,为世界制造更多的恐慌和仇恨。

伊斯兰国于2015年斩首了21名埃及的科普特教会(Coptic Orthodox Church)基督徒,又于今年4月的基督教棕树主日,针对科普特教会进行炸弹攻击,造成45人的严重死亡。埃及的科普特教会信徒纷纷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不知道何时轮到自己遭害。

 (2017年4月9日,埃及科普特教会的基督徒迎接棕树主日之后,遭到伊斯兰国的恐怖份子以炸弹攻击,造成45人死亡。)

这使得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于4月底造访埃及,分别会见科普特教会牧首与埃及的逊尼派重要宗教领袖。透过和不同宗教和宗派的领袖会面,教宗试图传达一个清晰的讯息:这种以宗教对立为理由,使无辜者受害的极端主义暴力行为,违反了任何宗教信仰的本质,是出自政治意图,而非宗教意图。

在阿拉伯之春浪潮的起初,埃及的民主进程受到西方高度关注和期许。开罗解放广场在阿拉伯之春浪潮刚开始的那两年,也曾是群众盼望新政治与新埃及之所在。然而,短短几年之内,这些盼望转为失望、愤怒与冲突。在2013年其现任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以军事政变方式推翻前一年以民主选举选出的伊斯兰主义者穆尔西(Mohamed Morsi)总统后,即使塞西隔年以选举方式连任,埃及社会仍持续处于高度紧张与冲突当中。

同一个埃及,人们却拥有不同的梦:世俗的自由派渴望埃及能够尽速采行符合西方宪政民主的体制,伊斯兰主义者(以「穆斯林兄弟会」为主)却希望能将伊斯兰信仰的价值带入政治领域,社会主义者则正视埃及在数十年经济自由化后的严重贫富差距,期待追求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革命浪潮后的埃及,所呈现的是一种极度分化的社会。

美国的基督教组织「开门」(Open Doors)在20多年来,已持续对世界各地受迫害的基督徒进行调查。近年「激进伊斯兰的兴起」使生活在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里的基督徒处于更严重的受迫害处境。在「开门」组织2017年的报告当中指出,身处埃及的基督徒同时要面临来自于「世俗的民族主义者」和「激进的伊斯兰主义者」的威胁。

2013年穆斯林兄弟会的总统穆尔西遭到政变推翻后,埃及基督徒被激进伊斯兰主义者视为支持政变,并不断遭到后者的暴力攻击。另一方面,埃及的世俗政府在政策和立法上也有诸多歧视基督徒的规定,例如:不准基督徒向穆斯林传教,也不准基督徒担任政府较高位阶的公职。

在科普特教会信徒受到激进伊斯兰主义者攻击的这几年,埃及的穆斯林也曾对科普特教会信徒伸出援手。埃及的逊尼派大伊玛目塔伊布(Ahmed el-Tayeb)近日在和教宗会面后也谴责本次针对科普特信徒进行的恐怖攻击。严格来说,激进伊斯兰主义者采取行动的目的并非宗教因素,而是政治因素。

是政治冲突,而非宗教冲突

正如同研究伊斯兰国的专家拿波里奥尼(Loretta Napoleoni)所指出的:「欧美国家竟然认为中东地区的战乱,乃是源自于7世纪阿拉伯的宗教战争,这是何等荒谬的误解。……这种型态的战争,根本不是为了宗教使命而战,而是重视实用主义的领导人所采取的政治谋略。」(注)伊斯兰国透过经营企业的方式,建立起充足的经济来源,同时透过现代的网路媒体的使用,有效地为自己进行了宣传。

该组织每一次宣称恐怖攻击是出自其成员之手,都是一次免费的高调宣传。因为每次恐怖攻击发生,全球各大媒体都会不断报导相关消息,这就是替伊斯兰国进行免费的宣传。恐怖攻击广传后所制造的情绪有:恐惧、仇恨、不信任。

这些情感因子的散播,可能使世界大部分人对于该组织的厌恶,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情感足以在西方社会内部激起分裂。我们所看到近年许多欧洲极右派政党或组织的兴起,当这些极右派势力宣扬二元对立的价值观(西方vs.非西方;基督教文明vs.伊斯兰文明),并藉以挑动社会对立时,正好符合伊斯兰国的目的。

阿拉伯的春天是否到来?显然没有。但动乱当中激起的激进宗教组织,却继续替本质上是权力政治冲突(政治经济利益角力、区域领导权争夺等)的阿拉伯世界,抹上了更多看似宗教冲突的色彩。人们必须看清该区域冲突的本质,才不会引起不同宗教信徒之间更大的不信任。

注:拿波里奥尼(Loretta Napoleoni),《这才是伊斯兰国!》(台北市:究竟,2015),134-135。

(封面相片来源:Hossam el-Hamalawy حسام الحملاوي / CC BY-NC-SA;开罗解放广场上的抗议活动。)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