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智偉/學聽道:平信徒的本份和方法(下)

8492
贊助本文

本文摘自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助理教授禤智偉的〈聽道學:從崇拜的神學性質說起…〉,將會收入由鄧紹光、趙崇明合編的《聽道與講道》(暫名),預計2018年出版。文章分兩次刊登,此為下篇,上篇連結於此

四、信道是從聽道而來

傳道者需要真正的聽道者作為夥伴,宣講才可能發生。聽道者應該是主動積極的信道者、尋道者、行道者,而非被動消極的消費者。聽道者在宣講中的角色,其分量甚至比傳道者還要關鍵;崇拜是否「有道可聽」是聽道者自己的責任,多於傳道者,因為傳道者根本從來無法控制聽道者聽到甚麼、或到底是否在聽。

上帝的福音惠然臨到一同敬拜的會眾,需要聽道者學習以福音所產生的信心去領受。因為上帝的話語既是經過傳道者這個中介來到,除了需要有人宣講,就更需要有人願意聆聽;而聆聽聖言不是一件可以被當成理所當然、天經地義、自然發生的事,因為上帝的話語不是以一種質樸無瑕的原始狀態(pristinely)出現,而是混雜在人口講的、耳聽到的說話裡面。聽道作為基督徒對上帝的道的事奉,對聽道者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聽道,就是降伏於聖言之下,不是我們去閱讀聖經,而是被聖經「閱讀」我們。聽道者不是去問:上帝的故事與我何干,對自己的生活有何相關性和意義;而是要問:我的生命故事與上帝的故事何干,我的故事有沒有扣連到上帝的故事裡?

其次,聽道者要用盡一切的方法去發現,上帝用各種渠道怎樣一直與我們溝通(taking in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of God);就像在日常交往的人際溝通上,「聆聽」不是單靠耳朵,而是要接收到對話者發出的所有信號,包括語氣、姿勢、表情等。於是,要把聖言聆聽得更好(listen well)就意味專注和耐性,不妄下判斷、不自以為是、不先入為主,要求會眾勉力用功,要同講壇上或莫名其妙、或不知所云、或笨拙粗疏的人的說話摔交,直至從中聆聽到上帝的話語為止,而不應期望一定可以接收到一些容易消化、即時應用的「信息」帶走。當會眾能以這種用心、敬聽的態度一同聆聽主道,聽道可以是比講道更有價值的事奉(greater service)。屬神的子民,就是在這種聆聽之中被產生出來;因為聽道所須的德性,就是從聽道操練出來的。

可是,現在無論聽道者、或是傳道者,容易以為:忠信真確(faithful and truthful)的講道就是「好」或「成功」的講道,只有/只要傳道者正確解釋聖經,上帝就會/才會向會眾說話。這種普遍的迷思,需要謹慎地以神學逐點仔細反駁。第一、忠於所信的講道,既不會「成功」、也很難有人讚「好」,因為講真話會冒犯聽眾,人是敵擋真理的。那麼多信徒表示希望「有道可聽」,恐怕他們不過口是心非,因為真理不但會叫我們得釋放,也會令我們覺得被侵犯傷害。主耶穌基督就示範出這個令宣講(幾乎)成為不可能的神學悖論:越盡心竭力的傳道人,越大機會「失敗」。被耶穌在世的宣講趕走的人(preached away),大概遠多於祂為上帝爭取回來的人;祂非但沒有成功使祂的聽眾歸信,反而激發起他們最深層的成見、仇恨、暴力。然則,好像耶穌這類的傳道者,他們「失敗」了嗎?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傳道者要將聽道者從一種價值觀和生命形態,轉化到另一種形態,那麼忠於福音的傳道者往往是「失敗」的;但是,若然傳道者的責任就是要令會眾無法迴避上帝的真理,那麼她就是「成功」了。

所以,更需要澄清的是:第二、改變會眾,根本從來不是傳道者的本份(none of their business)!在轉化教會這件事上,傳道者是無能為力、沒有貢獻的(nothing they do);當宣講發生作用,那是因為上帝向會眾說話,而並非因為傳道者說對了話、或者做對了甚麼。傳道者既無能力、亦無責任,叫會眾必須聽從她,也無法控制會眾是否、或怎樣回應她的宣講,那是上帝照管的事(God’s business)。

但是,傳道者可以有能力控制、並且需要負上責任的,就是她的講道:她必須、只需忠於所信、忠於所託,去聆聽主道、事奉聖言,就已足夠。傳道者是為上帝的道去服事,她依靠的僅是上帝話語本身的力量;她只管撒種,即使有多少落在荊棘、硬土,最後豐盛收割的仍是上帝自己(參馬太福音13章18~33節)。但是,越盡忠守責的傳道者,就越容易遇見試探,以為只要自己盡心竭力、解經無誤,上帝就會使用她,會眾就會聽得入耳,生命就得到改造。可是,上帝只是應許,當聖道被忠誠正確地宣講,祂會通過傳道者來說話,卻不保證聽道者會聽。更何況,誰能誇口,自己已經忠誠正確地宣講聖言,配被上帝使用?相反,上帝往往卻能夠使用那怕是不配不堪的、不稱職的(unworthy)傳道者來宣講祂的話語;那怕講章的內容如何言不及義(trivial)、破壞多於建設(destructive)、甚至走火入魔(demonic),都不阻礙上帝滿有大能的話語。正如曾思瀚所講,上帝甚至可以透過驢子說話(民數記22章28節)!

所以,上帝不是只會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例如當傳道者忠心、正確宣講聖經),才向我們說話;相反,上帝從來也是在偏離理想(far from optimal)的條件下,藉著傳道者既不純潔、又不神聖的講道,向教會說話:不是因為傳道者的說話何「好」之有,而是因為上帝是「善」的、滿有恩慈。可是,雖然傳道者並不把持、擁有聖言,但不因此就可以不負責任、胡作非為,她仍要把握應許和恩典,忠心地去聆聽和宣講上帝的話語。

五、正因為講道是艱鉅的重擔,信徒更需要學聽道

傳道者和聽道者所承受的召命、蒙受的恩典是一樣的:先守候、聆聽上帝的話語,乃至事奉、宣講上帝的話語。他們的責任也是一樣的:不計較講道的好壞,只求在自己的位份上盡忠。學聽道最重要、也最艱難的,是建立紀律、操練習慣,應從學習做筆記開始,將讀經、靈修、聽道整合於集體辨識上帝話語的脈絡中持久進行。

當聽道者一開始在內心去反駁講員,爭拗誰是誰非,他就停止去聆聽上帝的聲音。聽道者沒有意識到,上帝的話語,是摻雜在講員的聲音和其它「噪音」之中,因此必須會眾主動去辨識。所以,學聽道的第一個步驟是養成抄寫(和重溫)聽道筆記的習慣,不是將講員所講的有文必錄、或速記起三點應用,而是將聖靈藉著講員向你講的說話記下,在隨後一個星期的個人靈修裡,通過祈禱、默想,閱讀其它的經文,去印證你所領受的;然後在下個主日、或是自己團契的聚會裡,將自己的得著,再與其他弟兄姊妹分享,由他們來一起、在聖靈裡、在禱告中,辨識你所聽到的,到底是否真的來自上帝。

以上這個方法,其實不少牧者都教導過,但實踐的人卻甚少。因為這是極為艱難的屬靈操練,需要持之以恆的紀律,赤裸面對自己、面對上帝的勇氣,更要無比的耐性、忍受失敗。更因為,正如鄧紹光指出,往往在崇拜的講道中,我們只能遇見一位通過沉默來向我們說話的上帝:

固然,上帝可以默然不語,但這卻非死寂一片,而是一種非言語的臨在,只有敬畏、謙卑、倒空的生命才能聽到祂就近的腳步。

當真理親自臨到,在我們身上所產生的經驗,有時弔詭地可能更似上帝的缺席。因為上帝的道是大而可畏的,而我們的天性是迴避真理,對上帝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誤以為上帝沉默,其實祂千方百計向我們封閉的心靈敲門。

結語:「你的」講員是誰?

如果,你真的覺得,在你所屬的教會,一年52個禮拜皆「無道可聽」,你該怎麼辦?曾思瀚在2017年6月1日,基道文字事工主辦的講座「聽道學?:信徒成長的挑戰」大概是這樣回答聽眾的:你不是要考慮應否轉教會,而是先問自己,到底上帝希望你怎樣服事這間教會?在衡量講道的好與壞的時候,大多數信徒缺乏的,就是這種教會觀的視野,而只顧個人的得失喜惡。

有網友反駁,作為教會內的「無權者」,難道他們在自己的網上社交平台,申訴一下發洩不滿,也不容許?筆者懇請他們三思:他們埋怨的對象是誰?他們自己又是誰、屬誰?

其一、大家不要忘記,同一篇講道,同一班會眾,有人覺得要掩面長嘆、慘不忍睹,但可能有更多人從中獲得造就、大受激勵,講壇上的牧者也因此廣受會友愛戴。我們若要埋怨,到底該埋怨誰?我們若要投訴,到底該要先說服誰?當我們否定傳道者的時候,到底又是否同時否定其他肢體的屬靈需要?

其二、又或一位牧者的講道長期地令人目定口呆,到底是否只要我們私下自怨自艾、或埋怨幾句,就可以改變現況?這樣做,為教會帶來甚麼益處?牧者在講道的職事上,假如真的玩忽職守、尸位素餐,這是極其嚴重的過犯,應該交由會眾一起處理。但到底,牧者是力有未逮所以未能按正意分解聖經,抑或在牧職和信仰上已經偏離正道?應該守望她,還是責備她?這些問題,是惟有她自己的會眾才最有資格評斷的,因為他們是與牧者一起生活、被對方牧養的,而不應交由Facebook的所謂「朋友」來公審。

其三、現在不少信徒(甚至包括傳道同工)動輒就自我邊緣化,自命是被權力核心排擠在外的「無權者」,在他們對教會的埋怨裡,已經分別了「你們」和「我」,將自己置於教會的對立面、或宛如局外人,而非同屬一個身體:「我」只是負責指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你們」在位掌權的人製造出來的,所以「你們」有責任解決,並且按「我」的時間表、要令「我」滿意的方式解決,或最少要向「我」問責、交代。筆者很憂慮,這些「無權者」到底想爭取甚麼「話語權/話事權」,他們一旦擁有了這些「權力」之後,又會如何「對付」那些在他們眼中不稱職的傳道同工?假若,一位牧者犯錯、跌倒,將教會帶往歪路,怎麼可能只是她本人和其他長執的錯,而並非整間教會、所有會友有份的錯?這就是鄧紹光提醒我們,教會是屬於會友的、會友也是屬於教會的,教會(包括牧者)一切的罪皆要由群體來彼此擔當:

在講道這樣頭等重要的事情上,我們的「教會群體」又怎樣以不同的方式跟講道的牧者傳道休戚與共互相擔當呢?抑或我們都不過是這個教會群體的「過客」,甚至「食客」,頂多盡上食評人的責任而已,對於如何一起孕育更好的生活和事奉氛圍,讓牧者傳道可以忠於上帝的話語來講道,恐怕不曾想過,更何況須要背負自己所屬的教會群體以及牧者傳道在講道一事上對上帝的虧欠與罪疚?

筆者認識一位資深的牧者,她的講道信息千篇一律,解經乏善足陳,經常邏輯紊亂、前言不對後語,而且充斥太多無關痛癢、比擬不倫的二手故事。但是,每一篇道,她都用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來用心預早準備,包括很細心去留意日常生活當中相關有趣的人物故事,蒐羅作為撰寫講章之用。在她身上,我看到的就是一位自知不配的主僕,一直幾十年來忠於所託,承擔起一件吃力不討好、獲取不到大多數人的掌聲,甚至不被認同欣賞的職事。但她就是所有傳道者的典範,而我們作為信徒,從她這樣的牧者身上,又怎可能聽不到上帝不斷向我們說話呢?

(封面相片來源:abbottloop / CC BY-NC-SA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2 意見

  1. 大多是一些宗教妝飾說詞,空洞無實質內涵,文中:「崇拜是否『有道可聽』是聽道者自己的責任,多於傳道者,因為傳道者根本從來無法控制聽道者聽到甚麼、或到底是否在聽。」,傳道者不用如此推卸宣講真道的責任,因為崇拜時,講道者與聽道者,是各自面對上帝,不是誰的責任多,誰的責任少,怎麼會說:「傳道者根本從來無法控制聽道者」,會有這種情緒性的說法與念頭,顯然在靈性方面還不夠成熟。

    使徒保羅:「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獻上。」 (歌羅西書 1:28)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