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指出一条「道路」,上帝的百姓则是这道路上的旅人,在跟随的旅途中认识那位拣选、召聚和拯救他们的上帝。十诫蕴含了这群体的存在和故事,指向上帝要在这群体中培育的德性。透过十诫,上帝在群体中塑造他的百姓,百姓在十诫模塑的生活中认识上帝。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记20章17节)
浸信会神学家James Wm. McClendon指出,十诫每个诫命的背后,其实都预设了某一套既有的群体实践。像是孝敬父母的诫命预设了亲属关系的群体实践;不可偷盗的诫命预设了管理财产的群体实践;不可奸淫的诫命预设了婚姻的群体实践。McClendon认为,第一诫和最后一诫是所有诫命的基础,其他八个诫命的「元诫命」(metacommandments),为整个群体的行为指出概括的大方向。¹第一诫将所有的诫命都联系到那位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上帝,第十诫则坚持每一个诫命不只在外在行为,也要在内在心态上被这上帝拣选和拯救的群体全心全意地实践出来。
自我中心的渴望
第十诫的焦点是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渴望若不加以节制,则将化为行动,窃取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腐化个人的生命,伤害和压榨群体中的他者。²十诫不只规范我们的外在的行为,也训练校正我们内心的渴望。在禁止我们转向暴力、愤怒、仇恨、偷窃和奸淫的诫命之后,最后一诫转而禁止我们去「思想」这些事,不让这些事物的种子在我们生命深处发芽。
我家后院有两颗石榴树,大约在3年前我注意到在其中一颗石榴树的旁边,在石砌矮墙的夹缝处长出一株嫩芽,叶子很像石榴树的叶子。一开始我不以为意,后来这株嫩芽愈长愈粗壮,我注意到这可能是一颗小石榴树,于是决定要除掉它,以免它长大后使矮墙崩塌。我用拔的却拔不出来,于是拿出剪树枝的剪刀,一刀把它剪了。
隔年春天,这棵被剪掉的小石榴树又开始冒芽,长出新的树枝和嫩叶。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心想大不了到了秋天,再给它剪一刀就解决了,结果那年秋天却忘了做这件事。隔了一年,原本细嫩的新枝变成了粗壮的树枝,这棵石榴树苗也变成一棵小树,这下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一天下午,我带着锄头、铲子和剪刀,先把周遭矮墙的石头给搬开,再把土挖开挖深,接着用剪刀剪断延伸出去的根,弄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这棵小石榴树给连根拔起。
错误的渴望对人生命的影响就像这棵嫩芽,一开始让人掉以轻心,甚至一笑置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这渴望在我们生命中深根发芽后,这时要铲除它就没那么容易了。许多时候我们选择只处理表面的问题,用剪刀把上面冒出的芽给剪了,却放任著那地底下的根不管,到了隔年春风吹又生,才发现原来问题还没解决,而且变得愈来愈难处理。
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
社会学家Christian Smith在21世纪初,透过研究美国教会中年轻人的信仰生活,归纳出他称为「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Moralistic Therapeutic Deism)的信仰观。这种信仰观的其中一个特征是认为人生要追求的目标不外乎快乐和自我感觉良好。这类的想法—像是「忠于真我是至善」、「活得快乐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有权利告诉你什么是对和错,你要聆听自己的内心来做决定」——在当代媒体、电影、和流行文化中不断出现。
在「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的潮流中,敬拜上帝变成我们追求快乐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手段和方法,而在大多数的时候上帝只是人们生命中的摆设,只有在人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人们才会寻求上帝的介入。这种信仰观不只深植在当代美国年轻人的心中,其实也存在于深受到西方消费主义影响的华人年轻世代中。
「道德治疗性自然神论」不只是一种抽象的人生观,而是建立在某种关于人生的叙事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而活着;这世界虽是上帝所创造的,但上帝却不太介入我们的生命,只有在我们需要帮忙时才会介入,为了要使我们感觉良好。在这叙事中,「我」是这世界的中心,是衡量一切的基础,上帝只是背景,宗教只是一种追求美满人生的手段。在这样的叙事中,十诫往往被视为限制人类自我中心之渴望的牢笼,因而面对各式各样自我中心所导致的罪与痛苦,变得毫无免疫力可言。
救赎恩典的叙事
若要彻底对付这种深植于我们内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渴望,唯一的方法就是透过操练,在圣灵的工作中,以另一个叙事来取代原本的叙事。神学家James K. A. Smith指出人类是渴望的存在(desiring animals),因此基督徒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训练人的理性,透过课程传授知识,而是训练人的渴望,透过敬拜仪礼使我们有正确的渴望,爱上正确的事物。³
律法、群体和群体的实践不是独立于彼此而存在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共享的故事、记忆和传统。在出埃及记中,当上帝颁布十诫给以色列人时,首先提醒他们「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出埃及记20章2节),提醒他们这一切源自于上帝恩典的行动。十诫则是上帝塑造培育祂百姓的方式,透过这些规训一方面模塑这个属神的群体,一方面在群体中模塑群体中的个人。
在一个强调无拘无束之自由的时代,教会是否随坡逐流,也跟着强调这种自由?还是重新回到救赎的恩典叙事中,在这叙事中学习如何使用自由,认识我们被赋予自由的使命和目的为何?基督徒(耶稣的门徒)身为上帝的百姓,教会作为耶稣门徒的群体,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教会是否是一个按照上帝话语而被训练模塑的群体?每周的主日崇拜是否是一个培育上帝百姓的聚集?
注:
- 麦干顿(James Wm. McClendon, Jr.),《伦理学: 麦干顿系统神学卷1》(香港:浸信会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194。
- Willem VanGemeren, e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 Exegesi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7), 168.
- James K. A. Smith, Desiring the Kingdom: Worship, Worldview, and Cultural Formation (Grand Rapids, MI: Baker Publishing, 2009), 26-35.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现今大多数教会,传福音都偏重于「来信真 神,莫信其他假神」话语性质的信仰转移工作。当人接受了基督教,进了教会,再以字句性的圣经,去取代其他宗教书经。首先授以训练课程,其次了解教会文化,最后受洗归入教会成为基督徒。
这些教会的种种教导,或人际关系活动,是否给人在心态上有正确的信仰动机与目的,升华至心灵的信仰。如果其信仰的动机与目的依旧,动机:有效与无效,目的:致富和有求必应,就表示信仰的转变只是换个神来拜而已。
「每月初一、十五」换成「礼拜天」;从「寺庙」换到「礼拜堂」;…。
基督徒应时时警醒谨慎,检视自身心灵状态,并在教会中的动机与目的。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 4:18~19)
谢谢您的耶文,简洁有力,一语道出基督信仰的真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