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不过是自以为义的试探

7233
赞助本文

在整个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推动过程中,2000年发生的「玫瑰少年」叶永鋕校园霸凌悲剧,无疑是落实性/别平等教育的关键事件。许多学者专家指出,该悲剧之所以发生,在于学校未重视他的性别特质,也没有教授多元性别教育。然而遗憾的是,即便事件已过18年的今天,却仍有具基督教背景的网路媒体,试图带「风向」将叶永鋕之死的社会成因,归因于所谓「品格教育」的缺乏。以为只有搭配品格教育和家长参与,才能杜绝校园霸凌。

必须承认,或许可能有诸多的社会因素造成了叶永鋕的悲剧,但显然的,最大且无法回避的,仍旧是当时校园中对于多元性别的不友善,而不是该媒体评论所称的品格教育。

当然,或许品格教育真的很重要,重要到不只是许多教会讲,其他的宗教群体也讲;有宗教团体还「大发热心」的在校园中分送大量相关的书籍和光碟;就算是追求营利的安亲班,或某些文教基金会,也都打着重视品格教育的名号!

这样「万教归一」的「风向」中其实有一个值得我们反省的问题:为何当有社会事件发生时,基督教会所提的方法如果不是强调「家庭价值」,不然就是讲「品格教育」?似乎除了「品格」(还有家庭)之外,教会就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提出以信仰回应社会的处方了?

基督信仰中的品格教育

圣经当中确实有许许多多关于基督徒在这世上,如何为人处事的品格教导,例如诗篇、箴言,或是使徒书信等。单从经文来看,这些教导具有普世美德的价值,但问题是,如果基督信仰的品格教育,只是单单强调这些圣经品格教导的「普世价值」,那么我们的信仰与其他「劝人为善」的宗教,或者孩子在学校里所学的道德教化,又有何差别?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是得回到圣经当中,看看耶稣基督是如何看待品格。回顾耶稣生平,在论到品格这件事时,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在马太福音19章16-21节里,耶稣与少年的官的对谈;在这对谈里,如果这位少年的官对耶稣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他可能当之无愧真是一个具有好品格的人,因为他对于圣经中所教导的诫命,「一切都遵守了!」(20节)。但这样一个具有好品格的人,最后还是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耶稣对他说若要作完全人,要去变卖所有的分给穷人,并且还要跟从耶稣。

少年的官之所以忧忧愁愁地走了,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而是因为他在乎他所拥有的产业,大于在乎耶稣对他的呼召。换言之,任何的事物都可能拦阻了我们跟随耶稣,只是一般人总以普世道德的标准来衡量,以为这些拦阻不外乎就是金钱、美色或是世俗道德所规定的诫命律法。但从耶稣在圣经中的教训(路9:59-62、路14:26)来看,就连所谓的品格、道德和律法,也会拦阻我们来跟随祂。

胜于法利赛人的义

这种因道德律法而拒绝耶稣,或被耶稣斥责的人物,最典型的莫过于耶稣当时的法利赛人。或许因为耶稣屡屡严厉责骂他们的关系,在许多基督徒的眼中,法利赛人成了某种与假冒为善相连,具贬抑的代名词。但如果回到耶稣当时以色列的历史与社会环境来看,在以色列民的眼中,法利赛人却是一群特别「虔诚」的人,热心而严谨地遵行旧约中各样的律法与道德传统。他们预备自己,以便迎接弥赛亚的来临。也就是说,在当时以色列的社会里,法利赛人足堪为「好品格」的宗教楷模、表率,更可说是一个义人。

在马太福音5章20节中耶稣却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义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斥责,如果连这样的「品格」表率都称不上义人,那么又有谁是义人呢?更进一步的说,基督信仰的品格教育,是要教导我们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义人」?我们如何能够胜过文士与法利赛人的义呢?

从字面上看,按著耶稣的教训,法利赛人最大的问题,似乎就是假冒为善。有些人就因此以为当我们真心行善的时候,我们就胜过了法利赛人的义。然而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跟法利赛人的努力相比,我们所以为的义真的不算什么。更何况,法利赛人的义,其实跟一般人所以为的义、道德,是完全一样。就如同潘霍华在《追随基督》一书中对此经文的解释;他指出耶稣向基督徒与法利赛人所引述的律法是完全相同且必定要加以遵守的。但是与法利赛人相比,基督徒还被期许着要有一种「较佳的义」。而且,除了耶稣自己,谁也得不到这种较佳的义。

真正在基督里的品格教育

如同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因信称义」,我们之所以能够胜过法利赛人的义,不是我们的品格教育多么成功,行善多么用心真诚,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基督。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五到七章所讲论的登山宝训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其实是非常难以达成的教训,同样都是律法,但在耶稣的眼中,却有着更高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同样也是上主的标准。法利赛人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自以为义(路18:9-14),自以为靠着自己的好行为,就能称义。在上主的眼中,没有任何人的品格可以达到祂公义的标准。人若要能达到上主的标准,唯有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承认自己的过犯,相信祂在十架上的救赎,交出自我的主权跟随基督,如此我们才能达到上主的标准,活出耶稣的教诲。

从上述的观点来看,在基督信仰中的品格教育,如果只是教导普遍性的道德命令,恐怕就陷入了法利赛人自以为义的陷阱;也让人误解,以为既有了这样的教育,就能算得上是义人。所谓「品格教育」的目标其实不过就是要求达到少年的官,或是法利赛人的标准。

世界的品格教育不过就是律法主义的试探,在面对他人的苦难与社会的悲剧时只会归因于「不」自以为义的个人因素;看不见这个世界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社会差异与现实。

真正在基督里的品格教育,那真正属于基督的义,却是要我们以上主的标准来反省自己,在上主面前承认自己不过是个罪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教育」、「律法」或「道德」,能让我们在上主面前被称为是一个好品格的义人,因为「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

如果基督教会只是跟着世界的脚步,跟着世界的想法去讲品格教育,那不过就是将因信基督而被称为义的救恩视为敝屣,重新回去走法利赛人那自以为义的不归路。世界的品格教育并没有办法教导我们的孩子,真正去爱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真正地去同理那些不同生命光景的人。唯有效法耶稣与那被压迫、被歧视的人同在,效法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罪人、为仇敌而死的义,才能让我们真正地活出胜过法利赛人的义。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