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們的側影

5037
贊助本文

最近在網路上引發不少討論的,是由陳慧翎執導的公視詩選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根據吳曉樂2014年的同名小說改編,加入了不少「微魔幻」與驚悚元素,受到某些好評,該劇甫推出預告片,即引發正反兩方家長的論戰,一週內預告片即累積了40萬的觀看人次。儘管在公視播出時收視率並不算高(各集平均僅0.68),仍在缺乏海外宣傳的情況下,受到日本與中國閱聽人的關注,第四集播出時甚至在日本Netflix人氣排行第一。

隨著該電視劇一集一集地播出,劇透、評論與心得也紛紛浮出檯面,其中有些文章參考、或較大篇幅討論了原著小說。呂文慧批評那些與劇中母親角色同樣執著於子女成績的媽媽們,未釐清自身人生課題與辛酸的痛苦源頭,逕將缺憾寄託子女身上,以追求菁英價值來填補內心缺口,於是呼籲普天下的母親要回到最初愛孩子的心,教養之前應先做好自己。

張家齊則提醒,該小說與電視劇均呈現出,施暴者本身即為受害者的真實情境。儘管原著小說較影片多著墨母親們的生活困境與掙扎,張瑀琳仍認為,小說只掀開中產階級父母教養子女的矛盾與盲點,卻不提供解答,彷彿將他們推入滂沱大雨中卻不給雨具。

原著小說不提供解答的特點,被朱宥勳肯定為一部珍貴的田野紀錄,不同於坊間其他由家長寫給家長的「教養敘事」──不挑戰問題,藉再造的故事宣揚中產階級(或封建)價值的文宣。但朱宥勳批評小說的對白過於生硬,質疑有多少少年能自主進行超齡的自我剖析,他也認為小說的筆觸過於善良:「具有較多行動資源的行動者(大人們),理應擔負更大的倫理責任。」

旅居波蘭、育有兩名幼兒的林蔚昀則難掩憤慨:「你的孩子也許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媽媽永遠是你的媽媽。」她指出,父母在形塑子女的同時,也反過來被子女形塑,即使子女成年離家,父母也不再能做回自己,但能同理媽媽的「非媽媽」非常稀少,犧牲奉獻沒人欣賞感激,一旦出了錯卻一味指責媽媽,她期待大家能彼此同理。

不論在小說或電視劇中,為什麼幾乎都只有母親在教養困境中奮力搏擊?

原作者吳曉樂表示,這是家教現場的實況,或許正如《在刀劈向嬰兒之前》一文中提及的,在「科學化母職」如今已全球普及的情境下,父親若不積極爭取,將在子女的教養工程上毫無立足之地,變成名符其實的「付清」。

近年來,心理學界已廣泛討論、並反省學界對母職不公允的指責(可溯及佛洛伊德),以及社會及國家政策對母職的剝削,Dr. Misty Hook 2016年甚至直指「對母親的責難」是「心理學界的恥辱」;可惜相關議題在中文世界仍鮮少受到關注。

「愛自己」、「自己幸福才能給孩子幸福」、「總是會有方法的」,前述這些話語,原本是近年心理諮商說給被母職重擔壓垮了的女人聽的,試圖減輕她們的壓力,卻出現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10集尾聲,其脈絡使母親顯得自私、冷血、貪圖物質生活,不啻是對擔負母職重擔者冷酷的落井下石與背叛。身為人母的導演,推翻原編劇,狠狠地捅了自己與其他母親一刀。

心理學家Amy Morin表示,心理問題的成因有生理、心理與社會三方面,其中心理成因則包括個人習於採取的思考方式,例如自我懷疑、樂觀或悲觀等。早年得自原生家庭的經驗,不該是行為的藉口,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要不要複製再生早年的生活經驗。

在能選擇的事項上明智,不能選擇的事即無需鑽牛角尖:生命的發生始終在上帝,小孩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父母也無從選擇子女,無論父母或子女,站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天賦的自由意志也是等值的,儘管未成年人擁有較少的行動資源,但不表示他們的自由意志該被打折扣。

同理,父母和子女、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同樣站在分別善惡果的樹前,同樣得面對誘惑、挑戰和後果,父母和子女都得自己決定,要不要取用「分別善惡」的量尺,來彼此對待。

其實,「請家教」這個行為,透露出一個相同的結構與共同的訊息:為就讀中學的子女請家教的父母,大多正好邁入中年,也正是職業生涯顯露疲態、轉機或危機的時刻,很容易萌生對人生的不滿,於是希望子女「不要像我一樣」。

我們再怎麼不好、再怎麼邪惡,子女要麵包我們不會給他們石頭,子女要吃魚我們不會拿蛇咬他們(馬太福音7章9-11節)──這是我們的願望得以實現、得以領受祝福的基礎,同時,耶穌也要求我們履行這條放諸各文化皆準的黃金法則:「己所欲,施於人。」教養的現場,無論父母或子女,也同樣適用。

儘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現在有「詩選劇」這樣頗有氣質的類屬名稱,仍不脫其文化工業的本質與媚俗,儘管在非商業電視台播出,其預設的閱聽人還是算得出來的:在少子化的當代,被本劇影射、正在與青春期的子女奮鬥、掙扎的母親是相對少數,編劇大可恣意消費她們、透支母愛;「小孩市場」才是本劇的主要放送對象,包括正在與母親對抗的少年少女,以及數十年前也曾經年輕過的熟男熟女們,簡言之,小孩大家都當過,母親則未必,大家愛看什麼拍什麼(近年暗黑題材更有市場)。

於是,出現在小孩身上的「浮士德」主題,小孩無須償付靈魂的代價,只需責成母親來救她,救贖失去應有的重量,母親的孔雀變形記,淪為貧乏的擬諷(parody)。此外,「尋找代罪羔羊」的邏輯,也是這個系列一再出現、頻繁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庸俗。

愛與教養,本就是不容易談的課題,若希冀這樣一部文化工業的產品,載以教養的精義與大道理,期待從中獲得個人生命課題的解套,才是危險的。讓親與子都能被平等看待,尊重各自的自由意志,並學習自己面對選擇的後果,停止怪罪母親或怨天尤人,親與子才有互相理解與同理的基礎。

(photo credi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 FB粉絲團)

傳揚論壇期待透過每篇文章激發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與社會的關係,不斷重新理解上主在這個世代的心意。 面對艱困的媒體環境與難以質疑、反省的教會文化,我們沒有教派包袱,願在各個公共議題上與大家一同反思。 為維持平台運作,傳揚論壇每個月需要15萬元經費,祈請兄姐關心代禱及奉獻,與我們同行,並向更多人分享。

贊助本文
已贊助人數:0人
已贊助金額:0元

發表評論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