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她们的侧影

4839
赞助本文

最近在网路上引发不少讨论的,是由陈慧翎执导的公视诗选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根据吴晓乐201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加入了不少「微魔幻」与惊悚元素,受到某些好评,该剧甫推出预告片,即引发正反两方家长的论战,一周内预告片即累积了40万的观看人次。尽管在公视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算高(各集平均仅0.68),仍在缺乏海外宣传的情况下,受到日本与中国阅听人的关注,第四集播出时甚至在日本Netflix人气排行第一。

随着该电视剧一集一集地播出,剧透、评论与心得也纷纷浮出台面,其中有些文章参考、或较大篇幅讨论了原著小说。吕文慧批评那些与剧中母亲角色同样执著于子女成绩的妈妈们,未厘清自身人生课题与辛酸的痛苦源头,迳将缺憾寄托子女身上,以追求菁英价值来填补内心缺口,于是呼吁普天下的母亲要回到最初爱孩子的心,教养之前应先做好自己。

张家齐则提醒,该小说与电视剧均呈现出,施暴者本身即为受害者的真实情境。尽管原著小说较影片多着墨母亲们的生活困境与挣扎,张瑀琳仍认为,小说只掀开中产阶级父母教养子女的矛盾与盲点,却不提供解答,仿佛将他们推入滂沱大雨中却不给雨具。

原著小说不提供解答的特点,被朱宥勋肯定为一部珍贵的田野纪录,不同于坊间其他由家长写给家长的「教养叙事」──不挑战问题,藉再造的故事宣扬中产阶级(或封建)价值的文宣。但朱宥勋批评小说的对白过于生硬,质疑有多少少年能自主进行超龄的自我剖析,他也认为小说的笔触过于善良:「具有较多行动资源的行动者(大人们),理应担负更大的伦理责任。」

旅居波兰、育有两名幼儿的林蔚昀则难掩愤慨:「你的孩子也许不是你的孩子,但你的妈妈永远是你的妈妈。」她指出,父母在形塑子女的同时,也反过来被子女形塑,即使子女成年离家,父母也不再能做回自己,但能同理妈妈的「非妈妈」非常稀少,牺牲奉献没人欣赏感激,一旦出了错却一味指责妈妈,她期待大家能彼此同理。

不论在小说或电视剧中,为什么几乎都只有母亲在教养困境中奋力搏击?

原作者吴晓乐表示,这是家教现场的实况,或许正如《在刀劈向婴儿之前》一文中提及的,在「科学化母职」如今已全球普及的情境下,父亲若不积极争取,将在子女的教养工程上毫无立足之地,变成名符其实的「付清」。

近年来,心理学界已广泛讨论、并反省学界对母职不公允的指责(可溯及佛洛伊德),以及社会及国家政策对母职的剥削,Dr. Misty Hook 2016年甚至直指「对母亲的责难」是「心理学界的耻辱」;可惜相关议题在中文世界仍鲜少受到关注。

「爱自己」、「自己幸福才能给孩子幸福」、「总是会有方法的」,前述这些话语,原本是近年心理咨商说给被母职重担压垮了的女人听的,试图减轻她们的压力,却出现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10集尾声,其脉络使母亲显得自私、冷血、贪图物质生活,不啻是对担负母职重担者冷酷的落井下石与背叛。身为人母的导演,推翻原编剧,狠狠地捅了自己与其他母亲一刀。

心理学家Amy Morin表示,心理问题的成因有生理、心理与社会三方面,其中心理成因则包括个人习于采取的思考方式,例如自我怀疑、乐观或悲观等。早年得自原生家庭的经验,不该是行为的借口,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要不要复制再生早年的生活经验。

在能选择的事项上明智,不能选择的事即无需钻牛角尖:生命的发生始终在上帝,小孩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父母也无从选择子女,无论父母或子女,站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天赋的自由意志也是等值的,尽管未成年人拥有较少的行动资源,但不表示他们的自由意志该被打折扣。

同理,父母和子女、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同样站在分别善恶果的树前,同样得面对诱惑、挑战和后果,父母和子女都得自己决定,要不要取用「分别善恶」的量尺,来彼此对待。

其实,「请家教」这个行为,透露出一个相同的结构与共同的讯息:为就读中学的子女请家教的父母,大多正好迈入中年,也正是职业生涯显露疲态、转机或危机的时刻,很容易萌生对人生的不满,于是希望子女「不要像我一样」。

我们再怎么不好、再怎么邪恶,子女要面包我们不会给他们石头,子女要吃鱼我们不会拿蛇咬他们(马太福音7章9-11节)──这是我们的愿望得以实现、得以领受祝福的基础,同时,耶稣也要求我们履行这条放诸各文化皆准的黄金法则:「己所欲,施于人。」教养的现场,无论父母或子女,也同样适用。

尽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现在有「诗选剧」这样颇有气质的类属名称,仍不脱其文化工业的本质与媚俗,尽管在非商业电视台播出,其预设的阅听人还是算得出来的:在少子化的当代,被本剧影射、正在与青春期的子女奋斗、挣扎的母亲是相对少数,编剧大可恣意消费她们、透支母爱;「小孩市场」才是本剧的主要放送对象,包括正在与母亲对抗的少年少女,以及数十年前也曾经年轻过的熟男熟女们,简言之,小孩大家都当过,母亲则未必,大家爱看什么拍什么(近年暗黑题材更有市场)。

于是,出现在小孩身上的「浮士德」主题,小孩无须偿付灵魂的代价,只需责成母亲来救她,救赎失去应有的重量,母亲的孔雀变形记,沦为贫乏的拟讽(parody)。此外,「寻找代罪羔羊」的逻辑,也是这个系列一再出现、频繁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庸俗。

爱与教养,本就是不容易谈的课题,若希冀这样一部文化工业的产品,载以教养的精义与大道理,期待从中获得个人生命课题的解套,才是危险的。让亲与子都能被平等看待,尊重各自的自由意志,并学习自己面对选择的后果,停止怪罪母亲或怨天尤人,亲与子才有互相理解与同理的基础。

(photo credit: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 FB粉丝团)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

赞助本文
已赞助人数:0人
已赞助金额:0元

发表评论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