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教会的牧师,我常常在反省:信徒的灵性需要栽培,然而,信仰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又该怎么实践?台湾各教会或机构常常开班授课,举办各类型查经班、事工训练与造就课程。注重教育是好的,只是,某些执行的细节值得玩味。
许多教会仿「目标导向」的做法,设计了101~104课程,每周按表操课,学员上完这几期课程后,就从「信徒」升等为「门徒」,能从一垒奔回本垒得分了。还有一个教会课程的「广告」更生猛:上完十四周的课程之后,学员的灵命更胜以往十年!信仰如果能够这样速成,台湾教会的教势景况大概也不会是现今模样了。
我以前也参加过一些这类课程的讲师研习会,想引进到自己事奉的教会却无法成功,之后便不了了之。当时很困惑,后来想通了,原来这些教材试图以同一套内容套用在不同社会背景的会众身上,自然会有水土不服现象。毕竟自己的会友要自己教,教材也要自己编才合用。
还有一些因素让我对于那些中央厨房式阶段教材敬谢不敏。第一,这些教材为的是训练现行制度内运作所需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训练「按照SOP做事」:会领诗、会探访、会讲述一套布道信息等。再者,课程编号为何是101~104呢?著作者宣称是从棒球场学到的亮光,其实是从美国的学校系统借来的。课程编号100的,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200系列是大二课程,以此类推。这样,101就是大一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基础课。除了课程编号,教学方法注重资讯的传递,也反映现代学校系统教育的思维。不只美国如此,台湾教会更是受到社会系统的模塑,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开班授课」(想想看,「主日学」这名称怎么来的?)
台湾教育系统的问题可多了,除了高中端是考试主导教学久为人诟病外,大学端则是各种量化的评鉴指标在指导大学的走向,近年教育部又努力提倡「证照」、「双主修」,大家拼就学率、毕业率与就业率,所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人完全脱节,只是为了「有资历」。这种以「培育优秀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其实是「工具人」训练:大学成了职业训练所,仿佛学习就只有工具性价值,甚至有人会问:「人文学科有什么产值?」
我忍不住想吐槽:人文学科的会告诉你,人不能以产值衡量价值,人不只是生产工具而已,如果这么做,是在把人异化、工具化,是在泯灭人性。这样,人性被被体制长期泯灭的,如果做出什么泯灭人性的事,不就是刚好而已?人就是人,不只是人才、人力,更不是人脉。我有时会怀疑,该不会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的高层里,有人的DNA是由六种碱基构成的。可惜台湾没有穆德探员。
若以此等强调资讯灌输方式从事信仰的教育,恐怕圣经也只剩工具价值。神学教育是否也只剩工具价值?得要神学院毕业拿到「证书」,才有「资格」到教会任职?这跟「补习班」有什么差异?都是在训练「工具人」。我想,基督教的教育神学应该不一样。
首先,教育之目标,在于教导全会众活出福音。信仰,既然是一种信仰,就不只是「一套教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将我们从各样奴役的权势中释放出来,好让我们可以好好的作真正的人:在上帝面前、世人中间,以自身所承继的文化元素,活得像基督的人,成全上帝创造我们的目的。因此,基督教教育,是在培育与信仰相称的智慧,好在信仰群体的生活中体现。
所以,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勇气。
法国人说:不思考,枉为人。汉娜鄂兰更从一生奉命行事的「好」公务员艾希曼的例子发现了「邪恶的平庸性」:不思考,本身就是邪恶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日本的本庶佑演讲时勉励学生「不要相信教科书」,要仔细发现教科书中的不合理之处:「你必须心存怀疑,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这是符合圣经的,保罗对哥林多人的提醒:作先知讲道,只好二个人或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正如网路上广为流传的哈佛大学校长给新生的劝勉:大学教育之目的,是毕业生能够分辨「有人在胡说八道」。神学教育、主日学的目的,是让所有信徒、整群会众有能力分辨「台上的人是否在胡说八道」。我想,这是当代牧职的挑战与成就。
以下有几点试图跳出框框的想法:
1.群体一起阅读圣经
熟悉圣经内容只是第一步,我们可从申命记学习,摩西对新一代以色列人重述律法,是在重新诠释律法。同样,我们今日教导圣经,也是不断地回到圣经,重新诠释圣经在当下的意义,以挑战、校正我们的思想。
圣经最好是群体阅读,全会众一同查验上帝的旨意。激进一点的说,若有人不与大家一同读圣经,就把圣经拿走,不要给他。99%会读成异端。
这样,查经班的目的,不是为了资讯的灌输,而是以开放的态度、一同聆听上帝的圣言,聆听伙伴的声音,互相指正,一同寻求当下的意义,共同长成基督的完满,在这过程中同时也建立整个群体。事实上,我们无法教育什么,而是邀请人融入一个「智慧的共同体」,在那里,以上帝认识他的方式认识自己,也以他受期待的方式去认识上帝。毕竟,人作为思考的主体,需要独立思考,但非「单独」思考。智慧不属于个人,而属于群体。
牧师作为受过较多训练,扮演专家的角色:对于哪些是错的,知道比较多,所以是专家。专家作为灵性旅程的向导,引导群体讨论,大家一同经历「发现」的过程。
2.读书会的价值
阅读一本好书,等于聆听大师的临场讲论。市面上很多好书,可以帮助我们反省,使更认识上帝,多读书是有好处的,然而,也有些书的出版,实在是作者在宣传自己的无知。人生很短暂,我们需要分辨好书坏书,努力挑着最好的书来读。而大家揪团一起读,不仅可以互相激励持之以恒,更能激发不同的亮光。
3.透过礼仪学习敬畏上帝
未经妥善处理的资讯,像那些可以网路搜寻得到的,都还只是「资料」(更可能是占用空间的「垃圾」);经过妥当处理,资料才能转化成知识。同样的,熟悉圣经内容不等于有知识,必须能将圣经资讯转化成群体德行,才是真知识,而礼仪是一个极佳的转化机制。礼仪是行动中的文化符号,借由周期性的重复来传递知识,使参与其中者透过观看、模仿前辈的举止,从实践中习得知识。
我们可以从圣经中的「节期」得启发,从每日的作息、每七日一循环的安息日,到一年三大节期,以不同的敬拜礼仪将信徒之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经验,转化成重大的信仰经验。这样,群体(全会众)的敬拜也应成为信仰经验的高峰。因此,养成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自小背诵各家武功秘笈,又修炼九阳神功,却常只有挨打的份,直到光明顶上,在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气袋里,终于练成神功。功力盖世又熟读密笈的张无忌却行动笨拙,完全施展不出来。直到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役,他才以少林胜少林,精通各种武功,收服天下英雄。我窃想,少年张无忌的故事是在讽刺基督徒的:你们不是说已经熟读信仰秘笈⸺圣经、又被圣灵充满,怎么行事为人看不出上帝美德的样式?
信徒是耶稣门徒的群体,需要具备在不同生活场域即兴展演福音的能力,而教会的信仰教育,就在于培育会众即兴神学创作的智慧。以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话,可以写成:「圣经+圣灵+实践=智慧」。
愿台湾基督教的教育,从此不一样。
传扬论坛期待透过每篇文章激发更多基督徒思考信仰与社会的关系,不断重新理解上主在这个世代的心意。 面对艰困的媒体环境与难以质疑、反省的教会文化,我们没有教派包袱,愿在各个公共议题上与大家一同反思。 为维持平台运作,传扬论坛每个月需要15万元经费,祈请兄姐关心代祷及奉献,与我们同行,并向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