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会吹起「犹太风」
在教会的圈子待久了,有时觉得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台湾教会就会流行某些潮流或事物。像是教会组织要走「小组」、「G12」还是「双翼」等等的「小组风」。以大型「特会」取代「布道会」、「培灵会」的「特会风」。要不然就是有别于传统圣诗的「敬拜赞美风」。
教会是「感人」还是「赶人」?
教会不只是宗教组织,非营利团体,慈善机构加上传福音机器而已,更不是悬挂十字架的建筑物。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种关系,教会是一种基督徒互动的状态,教会是一群基督徒以圣经为中心彼此劝勉的生活方式。教会只有一个头,就是耶稣基督,只要不回归圣经的教会观,坚持传统的教会永远是纷扰复杂的。
对不起,请您原谅!——被陈进兴打脸有感
每年10月31日「宗教改革纪念日」到11月,我经常会翻阅《罪人的遗书——陈进兴狱中告白》。跟着白晓燕命案主嫌陈进兴的自述,时间回到1997年11月。记得11月18日晚间,陈进兴潜入南非武官卓懋祺的家中,持枪挟持卓家5人,call-in台视主播戴忠仁对话。
基督徒参政,不要假公义之名偷渡个人好恶
这些年,台湾某些教会组织因为跟社会公众再一些公共议题上的立场不同,选择了和社会舆论对抗而非沟通的方式,甚至不惜制造假见证和说谎也要攻击不同立场者。虽然教会的内团体自己说了很多圣战式语言自我强化,实际情况是让许多非基督徒对基督教会产生非常不好的负面印象,甚至将基督徒与反智主义画上等号。
开口前先想想,你让人靠近耶稣或走远?
日前的金钟奖颁奖典礼上,得奖者李天柱先生的一番反同言论,引发社会舆论譁然,甚至闹上国际媒体版面。支持者说,那是李天柱先生的言论自由,反对者说,言论自由不包含歧视,两派人马各有拥护说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社会则因为一个基督徒在公开场合的言论,陷入一番争论之中。
教会,你的麻烦大了
「复兴」二个字,大概是教会界最受欢迎的字眼。讲员一讲「复兴」,信徒精神就来了。只不过,这些年来举办过无数复兴特会以后,究竟有没有复兴?或许有!因为某些教会复兴了,人数破千,分堂林立。
葛理翰与班尼辛──信徒的鉴戒
布道家忙着四处奔波,开会筹备,人脉无限,应接不暇,不要说读经祷告,就连家人都聚少离多,这恐怕已经是「宗教现象」,只是一种专业,却偏离了信仰本质。不管您所认识的牧者结局如何,那还是他跟神之间的事,每个信徒只能好自为之,专注于自己的信仰实践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