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神学,所为何事
失去神学的声音,华人、台湾教会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很难提出强而有力的回应,宣教策略没有扎实的神学为基础,难免出现荒腔走板的言论与行径。没有神学的教会,怪不得乱象频传,有时钻石、金粉、机票乱乱飞,有时陷入权力诱惑,或是与整个社会脱节,因为失去了神学的思辨与讨论能力,教会难以与社会对话。
到底要冷?还是要热?
但我也很在意的是,上帝在启示录是提到:「我倒愿意你或冷或热!」但就像我前面说的,上帝真的是一个善于信手拈来的教导者,用当地人最熟悉的情境最熟悉的语言来教导。那上帝为何是将「冷」、「热」并列呢?而不是说,希望你们热起来。
忘我的自由:挣脱自卑与自傲的终极途径
你怎么看待「自己」呢?或许是在自我批评中挣扎,怀疑可能是圣灵叫自己知罪;也或许是努力透过外在表现肯定自己,却在失去成就时便开始动摇。关于自我的问题常叫人无比烦恼,但好消息是:真正因为福音而谦卑的心,不会自恨也不会自恋、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傲,而是在祝福当中「忘记自己」,从而得到彻底的自由。
生态神学初探:耶稣与大地的内在关系
大地承载神性,并培养耶稣的灵性。大地不是工具,不是只为人服务,更有其自身价值。大地不是沉默,也不是一个迟钝的事物而毫无目的与意义。相反的,大地是活的,而且在说话。大地是上主所创造的。上主透过宇宙生命向人类显现自己。
莫让圣经成为道德方程式
背标准答案是很填鸭教育思想的学习方式,对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却不见得有帮助。遗憾的是,这套将圣经化约分拆成问答集,让弟兄姊妹背诵各种问题的标准答案式的填鸭教育思维却也渗透进台湾教会,甚至透过某些「属灵权威」的加持,在教会里更加被巩固。
让自己过度劳累,就是伤害神的殿
基督徒,你是不是让自己过得很累?我常在教会听到「burned out」这个词,意指太过忙碌、疲惫而让自己耗竭殆尽的状况。这个耗竭有可能是心灵,也有可能是身体,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两者一起。不知怎么回事,似乎越「属灵」的人,看起来就越忙碌、越累。
冲突与纷争未必是坏事
苦难是通往新生的必要存在,人将因此而蜕变成熟,远离老我与罪性,进入新生。所以,不要害怕冲突与纷争,更不要一味的追求表面的秩序于和谐,因为前者能够让我们更成熟而坚定,后者却可能腐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看不见的内在逐渐腐锈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