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媒體的想像
台灣媒體在處理各式新聞議題時,常常顯得笨拙不專業,因此在年輕一輩的流行用語中,甚至出現「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順口溜。然而新聞自由其實一直是觀察國家人權狀況的重要指標,一個好的記者也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才能準確抓出問題核心,若是議題選取得當,更是督促國家進步、保障人權的重要力量。最近加拿大與中國間所發生的新聞採訪爭議,便值得借鏡。
呂紹昌/憲法豈是隨意說說,那聖經呢?
死亡,經常是舊時代的結束,也是新時代的開始,至少世代不再一樣。一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之死,自然是舉足輕重的事件。最近大法官斯卡利亞之猝死,更是震動美國社會。將來無論是誰繼任他留下的大法官位置,美國司法界或者將不再一樣。領袖,經常是獨特的,不能被模仿,也無法被取代。
兩岸關係的新起點
蔡英文總統在就職前,無論台灣或是中國輿論界都關注其就職演說是否會承認或提及「九二共識」。其實陸委會官方說明中,「九二共識」唯一有依據的文本是1992年8月1日李登輝前總統主持國統會所做出的決議,該文件提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原則。
520之後,你關心什麼?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不但首位女總統就任,更要緊的是;看起來短時間內是「沒有對手」的,因為國民黨整個被打趴了,短期內完全看不出有康復的跡象。這對民進黨執政絕對是挑戰,當你沒有巨大的對手可以對抗的時候,下一步的焦點何在?
小心「不作為」的罪
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要避免一些會惹動上帝憎怒的「作為」,不要拜偶像,不要有「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也不要成為「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箴言6章17~19節)。然而,我們是否對於某些會被上帝追究的「不作為」同樣敏感?
基督徒的政治學ABC
蔡英文甫就任短短一週的時間,即可看見新政府幾個嶄新的作為:包括由行政院長林全宣布對太陽花學運人士撤告、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廢止微調後的課綱、環保署長李應元宣布未來將禁止亞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繼續採礦等,雖然難免出現一些反彈的聲音,但社會輿論普遍表達肯定,支持者紛紛笑著說「原來改變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