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斷人的迷思
每一天,我們總要講上好多的話,但同時,我們也要聽上好多的話,在一講和一聽之間,到底要如何取捨?原來,「講話」是對別人有建造;而「聽話」則是對自己要有幫助。因此,我們就必須要思考,什麼話語是對他人有益的。
讓上帝來改寫歷史
詩人大衛曾禱告:「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你一切奇妙的作為。我要因你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你的名!我的仇敵轉身退去的時候,他們一見你的面就跌倒滅亡。因你已經為我伸冤,為我辨屈;你坐在寶座上,按公義審判。你曾斥責外邦,你曾滅絕惡人;你曾塗抹他們的名,直到永永遠遠。
耶穌是偉大的老師
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在台灣,利用這天作為教師節,以紀念這位華人教師的生驅。講到孔子,在華人的社會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也被稱為「至聖先師」,許多學校仍保有孔子的銅像。然而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必須要更深一層去認識教師節的意義。
教養與牧養——培養孩子,不是軍火競賽
我們活在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身為父母,對預備孩子面對未來的世界備感壓力,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預備他們。於是,我們隨坡逐流,身邊的朋友怎麼做,就跟著他們的腳步補英文、學算術、跳芭雷、練跆拳、加入球隊……。
放下心中的那一把尺
在路加福音10章中,記載了一件我們熟知的故事:「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他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
教養與牧養——父母失職了?!
我有兩個兒子,老大從小就很愛看書,一歲多時就能坐在一堆書中,翻閱不同的故事書,有時一坐就是幾十分鐘。那時,我以為自己身教很成功,因為自己愛看書,於是培養出一個愛看書的孩子。